第472章:素质不行,地形来补-《席卷天下》
第(1/3)页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益州是一个多山多岭地形,大山遍处难有可以立脚之地。多山造就了众多的山谷,哪怕是当地人都不清楚哪一个谷道能够畅行,又是哪一个谷道会被阻挡去路。
山是多石的山,许多山的石头是裸1露在泥土之上,一些石头甚至看着很大并且奇形怪状,更有好像稍微一触碰就会掉下山的巨石,偏偏无论怎么碰巨石就是掉不下去。
从关中进入关中的路其实还算好走一些,桓温所率的汉军计划中是走秦时开辟的旧道,一路走连云栈道,另一路走褒斜道。
连云栈道是秦惠文王嬴姓、赵氏、名驷伐属时期建立,当时的秦国丞相张仪和秦军大将司马错就是率领秦军从连云栈道南下,先入汉中再攻蜀地。
褒斜道早期就存在,到了秦惠文王时期进行一定的扩建和修缮,主持人是当时的秦国丞相张仪,后面还发生一件比较出名的事情,那就是范睢入秦走的就是褒斜道,后面范睢一朝有权就任性还专门对褒斜道进行加工。
不管是连云栈道还是褒斜道,事实上到了楚汉相争时期就被烧掉,背景故事可以从“刘邦烧栈道”里面找,一直是刘邦出川期间栈道才又进行修建,也可以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里面寻找到相关信息。
刘邦成功出川之后,为了联系蜀地、巴地、汉中和关中的联系,没有荒废掉对几个栈道的维护,一直是到西晋时期栈道都还能使用,像是李氏成汉、杨氏仇池拉人建国也是借用几条栈道从关中迁徙人口。
两路汉军是在细雨蒙蒙中出发,全军身穿蓑衣和头戴斗笠,士卒的身影从山的这一头一直连绵到不知道几座山的那一头,一路上遭遇栈道断裂之处还得停下来修复,行军的速度并不快。
栈道的很多地段就是依靠着悬崖,期间更是有不少的河与溪,稍有不慎不是掉落悬崖就是跌入流水,因为过去狭窄的关系自然不可能驱赶马车,辎重是由人背和牲畜驼。
两路汉军的行军速度都不快,走了二十多天双方的前锋在栈道的交汇点相遇,他们面对的是早就做出防备姿态的李氏成汉守军。
李氏成汉的第一个固守点就是在连云栈道和褒斜道的交汇点。栈道到了这里实际上已经不再是悬崖峭壁或是临近河、溪,是从高处直接进入谷地,两边是青绿色的茂密丛林,谷地看去狭窄且山体看着倾斜度很高,的确是一个固守的好节点。
刚刚到来的汉军是有四千左右,他们一眼看去看到的是一座用石头砌成的关城,高度该是有个两丈左右,看石头的颜色关城该是修建不久,城头之上飘扬着李氏成汉的旌旗,站立着密密麻麻的士兵,耳朵里听到的是发颤的羊角吹号声。
谷地宽度有限,并排而立的人数难以超过一百,那么也就是说道路一次只允许不超过百人并排冲锋而上。
不但是显得狭窄,地面看着也是不平整,众多大大小小的石块和细细的石粒堆满了路面,想要组成严密阵型的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刚从栈道下来的汉军看去非常疲惫,他们远远地停下来,该吃干粮的吃,该喝水的喝,现场吞咽声和喝水的“咕噜”很频繁,少不得是有甲胄、盾牌、兵器的磕碰声。
站在关城之上的守军,他们看起来要忙碌非常多,大批的士卒来来回回搬来檑木和石块,站在女墙边上的是三个纵队的弓箭手。
城关后面,喊叫声和应答声太多导致听上去很乱,士卒凑成堆也是一片低声细语,声音太多听着就变成“嗡嗡”的汇集。
“终于来了。”杨续就是李氏成汉这座关城的城尉,他早就得到通知会有汉军前来,收到消息的那一刻起就无时无刻不是高度备战。他站在关城,一手按着腰间的剑柄,另一手按着石头做的女墙,眼睛看着远处的汉军,对自己的副将说:“严防死守,不使一个汉卒攀上城头!”
无名关城有李氏成汉的两千守军,之所以是无名的关城,那是不止有这么一座,后面还有十多个用石头堆砌起来的关城,只是坐落的地方不相同。
第(1/3)页